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青香陈雪的其他类型小说《重回五十岁,逆子逆女都跪下李青香陈雪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悦盛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花布?花布我没有,就有四匹卡其布。”曹主任脸上的笑突然消失,垂头丧气,“你不要就算了,我只能再想别的办法。”“那我要拿这些碎布,看看多少钱,我买。”李青香指着柜台里的一麻袋裁剪下来的碎布,里头的布头都不过两三指宽,做鞋都做不了,要么丢掉,要么供销社内部几人分掉。没人会出钱买,实在是太碎了,买了不实用。曹主任知道碎布头是个啥情况,挥了挥手:“看着给个一毛两毛意思意思,白送显得供销社浪费了国家资源。卡其布你真的不要?我按照进价再给你便宜百分之十怎么样?”李青香想了想,故意假装为难地叹了口气:“曹主任!你看这样行不行?我买那四匹卡其布,就按照你说的价格。以后来了的确良碎花布,你得让我选两匹,我选完了,你再卖给别人行不?”曹主任脸上的笑容...
《重回五十岁,逆子逆女都跪下李青香陈雪全文》精彩片段
“花布?花布我没有,就有四匹卡其布。”曹主任脸上的笑突然消失,垂头丧气,“你不要就算了,我只能再想别的办法。”
“那我要拿这些碎布,看看多少钱,我买。”
李青香指着柜台里的一麻袋裁剪下来的碎布,里头的布头都不过两三指宽,做鞋都做不了,要么丢掉,要么供销社内部几人分掉。
没人会出钱买,实在是太碎了,买了不实用。
曹主任知道碎布头是个啥情况,挥了挥手:“看着给个一毛两毛意思意思,白送显得供销社浪费了国家资源。卡其布你真的不要?我按照进价再给你便宜百分之十怎么样?”
李青香想了想,故意假装为难地叹了口气:“曹主任!你看这样行不行?我买那四匹卡其布,就按照你说的价格。
以后来了的确良碎花布,你得让我选两匹,我选完了,你再卖给别人行不?”
曹主任脸上的笑容又多了起来:“行,没什么不行的。不就布嘛!卖谁不是卖。李大妈!谢谢你出手相助,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呀!
既然你买了布,这些碎布就送给你,拿走吧!那四匹布我派人去拿,傍晚送你家里去。”
“不要布票吧?”
李青香特意问一句,得把话说清楚,免得到时候扯皮。
“不要,给钱就行。”
曹主任又笑得露出一口大黄牙,酒瓶底厚的眼镜后边两眼笑眯,心情极好。
“没问题,让人去拿吧!拿回来直接送我家去。”
李青香答应了,曹主任笑着回办公室打电话,让下边供销社的人把那卖不出去的布送来。
张春红将那一大麻袋的碎布拖出来,交给李青香,压低声音问:“李大妈!你突然之间买这么多布做什么?”
“我家里人多,四匹布没多少的,一人做一条裤子就没了。”李青香没敢说真话,说了怕人宣传她投机倒把。
做裤子拿出去卖也得悄悄儿的,不能明目张胆,被人知道,绝对要给她穿小鞋。
打死张春红都不可能想到,李青香打算拿这些布去做喇叭裤,然后悄咪咪卖去市里。
如果知道,她一定要买一条,那么时髦的裤子,谁不喜欢?
“说的也是,您家里人挺多的,做裤子费布料。”张春红提醒,“可那些布上有霉斑,还不好清理。”
“没事,就在家干活穿,又不穿出去见人,怕什么。”李青香才不会告诉张春红,她有清理布匹霉斑的法子。
如果说了,曹主任极有可能不卖给她。
人自己清理了再拿来卖不好吗?干啥非得卖给她?
“也是,在家干活穿还是可以的,难看就难看一些,没关系。”张春红觉得李青香会过日子,“大妈!还是你会盘算。”
李青香拉过大麻袋,将袋口扎紧:“没办法,一大家子要吃要喝,不盘算日子不好过。我先回去了,外孙女在睡觉,麻袋傍晚让送布的人带回来,你看怎么样?”
“当然可以。”张春红帮着李青香一起,将大麻袋扛上她的背,“大妈!你慢点。”
“没事,没多重。”
回头跟张春红道谢,李青香背着一大麻袋布头走了。
这么多布头,够她做好几天的,等那四匹布到了,她就想办法去掉霉斑,做成前世流传的喇叭裤,卖给李明明和孙小燕她们。
喇叭裤可是流行了好长一段时间,前世她做过,有经验。
到了家,发现洋洋已经醒了,自己爬下床,穿好衣服,坐在门口,不哭不闹,就安静地坐着。看见她回来,小脸就跟花儿似地瞬间绽放,露出笑容。
今天是她五十岁生日,出嫁的大女儿一家,二女儿一家,都回来了。大儿子从部队回来探亲,说要上前线,她害怕的要死,不想让他回部队,想方设法给他找接收单位。
大队长知道了,寻上门来说他有办法,条件就算让她的四女儿做他家儿媳妇。
她觉着大队长就一个儿子,婆婆是后来上门的,四女儿只要嫁过去,就能自己当家做主,挺好。
早知道大儿子猪狗不如,她费那个心干啥?
再说了,前世他们部队根本没去前线,只是做了动员。就算要去前线,她也不在乎,身为军人,临阵脱逃很可耻,去前线拼个军功回来有啥不行?
为啥非得牺牲她的四女儿?
她不干。
那个叉烧儿子,要不要都无所谓。
到了前厅,大女婿刘大齐,大儿子陈德江坐在桌上陪着大队长喝酒聊天,大女儿陈云坐在一旁旁听。
二女婿邱惊雷在带娃,二女儿陈风在灶间干活。
碗筷该洗刷的全都洗刷干净,摆放在碗柜里。
二女儿陈风也是个好的。
前世她偏瘫,六个子女轮流照顾,三女儿陈霜远嫁省城,没办法回来照顾她,轮到她那一个月,全都丢给了二女儿。
她一共生了六个孩子,前头三个是女儿。
老大陈云,今年30岁,嫁给了今年31岁的刘大齐。生了三个孩子,大女儿刘晶晶10岁,小女儿刘芳芳8岁,儿子刘成名5岁。
二女儿陈风,今年25岁,嫁给了28岁的邱惊雷,也生了三个孩子。大儿子邱建军7岁,大女儿邱洋洋5岁,小女儿邱慧慧两岁。
三女儿陈霜,今年23岁,招生去了省城,嫁给了汽车制造厂的干部,27岁的牛再为,就生了一个儿子,叫牛正祥,才一岁多点。
第四个是儿子陈德江,第五个是女儿陈雪,第六个是小儿子陈德海。
有一次二女儿家里盖新房,实在没空照顾她,就回娘家跟大儿子商量,能不能帮忙照看一下三女儿的那份。
大儿媳说:“我没空,你接手过去就别想着送回来,我只尽我自己的本份,多一天不行,少一天不会。你要替三姐管,那是你的事,别来烦我。”
二女儿没办法,只能花钱,雇了一个隔壁邻居家的老太太照顾她。
二女婿对她也非常好,每天晚上起来侍候她起夜,不管春夏秋冬,雷打不动。可惜命不好,年纪轻轻得了尘肺的职业病,六十岁不到就没了,比她还早走。
看着耐心哄着外孙女的二女婿,李青香想起了他前世对自己的好,眼眶微红。这个女婿比她生的两儿子都好,她一定想办法劝阻他下厂,不能再得尘肺,更不能早死。
陈风洗好碗,从厨房出来,看见李青香起来了,赶紧给她泡了杯茶:“妈!感觉怎么样?好些了吗?有高血压要多注意,不要心急动怒。有啥事,心平气和慢慢来。”
陈云视线移过来,看了看李青香,不痛不痒地关心了一句:“妈!以后小心些。爸要是知道了,肯定要责怪我们没把你照顾好。”
说到老头子陈富贵,李青香心里好愧疚。
上辈子要不是她勒令老头子大雨天去帮大儿子放牛,他就不会一跤摔过去,跌破脑袋,倒进池塘里淹死。
老头子有退休金,要是他在,哪怕她中风偏瘫,老头子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她不管,更不会错过最佳抢救时间。
他们老两口拿着那点退休金,日子不知道多舒心惬意。
今天他有事走不开,晚上下了班会回来。
接过茶,李青香喝了一口,放在桌上,招呼二女儿:“你别一回娘家就埋头干活,喊上你大姐一起。都是回娘家做客,凭什么她坐着不动?你呀!就是死心眼。”
陈风诧异地看着老妈,感觉她怎么忽然跟变了个人似的。
她不一直说大姐的婆婆比她婆婆凶,在家干够了活,难得回娘家歇一天,让她不要斤斤计较吗?为啥今天又这么体贴她?
同样在婆家熬日子的儿媳妇,她婆婆再好,该干的活她也一样没少干,无非就是没有挨骂受气而已。
看着女儿脸上的神色,李青香伸手将二女儿乱掉的头发理顺,还轻轻地摸了摸她的头。
心里也酸涩的厉害。
以前是她偏心,大女儿是她的第一个孩子,难免娇惯了些。第二胎又生个女儿,她心里嫌弃,自然从小到大没怎么瞧得上。
加上她17岁就跟邱惊雷自由恋爱,还未婚先孕,先斩后奏,胆子大的不得了,她嫌弃的不行,觉得她败坏门风,丢了她的脸。
前世她瘫痪在床,侍候她最多的就是二女儿一家。不光女婿对她好,外孙,外孙媳妇,外孙女婿都对她极好。
从不嫌弃她身上脏,有味道,吃饭都是一日三餐抱着上桌,坐在一起吃,感受天伦之乐。
女婿为了让她坐的舒服,没钱买轮椅,就让木匠打了一把椅子,想出去晒太阳时,两人抬着她出去。
这么好的女儿女婿,前世她是有多傻才嫌弃。
“风儿!是妈想岔了,当初妈反对你跟惊雷,是觉得他家里十一个兄弟姐妹,人太多了些,你嫁过去要吃亏。
可你婆婆是个好的,拎得清,这么多年了也没给过你气受,妈心里很欣慰,我家风儿是个有福气的。”
“呵呵呵!”难得被妈这么对待,陈风笑出了声,开心的快要飞起来。
李青香看了心里更难过,她何苦磋磨老实巴交的二女儿。几句话的事,瞧把孩子高兴的,跟得了一百块钱似的。
说到钱,她又想起了一桩事。
今晚,大女儿会私底下跟她借钱,说是要买个手扶拖拉机给大女婿开,现在允许私人接活。
当时她没多想,借了五百块。没想到这钱肉包子打狗,一去不回。
私底下找大女儿要,她说不记得有这回事。一个连亲妈的钱都要坑的人,能有什么好德行?
前世轮到去她家,每次都找借口,后来还是四女儿接手了她管的那一个月。
这就是她如珠如宝捧在手心里的大女儿,往她身上捅刀子,一点不含糊。
我也打算一辈子留在这里,只要咱们这次上了战场,留下来那是必须的。”
陈德江错愕:“是吗?”
“那当然。”胡峰按照自己的思路分析,“你想啊!咱们部队为什么能上前线?为什么别的部队没有这样的机遇?”
这点,陈德江还真不知道,马上坐直身体,好奇地问:“为什么?”
“机会难得。”胡峰神神秘秘地分析,“国家倡导的是和平,有些人不知死活,想来试探咱们的底线。
这样的机会很少,部队首长给大家争取来的,错过了,一辈子都不一定能遇上。咱们是农村出来的兵,司机连是个好地方,只要够努力,立功那是迟早的事。”
听言,陈德江眼底露出亮光,佩服胡峰的见解。
他说的跟老妈说的差不多,是该好好抓住这次机会,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未来。
“老胡!听你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我妈也这么跟我说,她让我好好留在部队,好好留在青市,不想让我回家乡那个小城市。”
胡峰朝着陈德江竖起大拇指:“你妈妈有眼光,青市的确比咱们家乡的小城市好。我爸妈也这么说,让我好好表现,争取在青市立足,别一天天想着回去。
小地方,好单位极少,转业回去不一定能找到啥好工作。留在部队不一样,将来有机会提干,一辈子留在部队。
干部转业回乡,跟士兵转业回去,待遇天差地别。老陈!你妈有眼光,听她的准没错。哎!前头怎么回事?怎么停下了?”
“一定是出啥事了,我下去看看。”
陈德江打开车门跳了下去,跑步往前去。
胡峰从车窗里伸出脑袋冲他喊:“老陈!你悠着点儿。”
陈德江回头朝他挥手:“知道,我有分寸。”
车队排着长龙停在蜿蜒的山路上,一字排开,绵延不绝。司机连的人全都来了,一共一百零八辆车。
每一辆都是大解放,一辆车上配了两个人,日夜不停地开,奔赴千里之外的前线。
采用的是人歇车不歇的办法。
车队突然停下,一定是前头的车出了啥故障。
他得去看看,这段时间,他想了很多,也干了很多。
知道自己要来前线,请教过修车师傅,车子在连续不停奔跑的情况下,容易出现的常见问题。
怕车跑久了抛锚,到时候两眼一抹黑,抓瞎,没有完成任务,会影响整个连的荣誉。
自己懂一点点,说不定能应急。
前边的车停下,一定是那辆车出问题抛锚了。
去看看,能帮上忙最好,帮不上就在边上学着点儿,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不用惊慌。
答应了老妈要在部队干出成绩,决不能食言。
他要努力,必须努力。
车的前盖已经打开,围着好几个人。前头的车已经走了,后边的车过不去,只能停下来。
这条山路不宽,没办法两辆车并行通过,坏掉一辆车,后边的就都走不了。
修车师傅在前边的车上,已经过去了,喊人已经来不及。
“怎么了?出啥事了?”陈德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问。
开车的两人齐齐回头,其中一个回答:“发动机温度过高,抛锚了。”
“查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?”他又问。
“不知道,正在检查。”边上人回话。
“我看看。”
陈德江爬上车,仔细查看,以前听修车师傅说过,发动机温度过高,一般都跟水有关,不会是缺水了吧?
沿着水路寻找,果然发现一根水管已经破裂,在不停漏水。
陈云被李青香一顿输出,一脸呆愣,不知道老妈好好的为什么骂人。不肯借钱的是她公公婆婆,又不是她,骂她做什么?
仔细一想,老妈骂得对,公公婆婆真的太不地道了,家里有钱不肯出,非得让她回娘家来借。
拖拉机还没买回来,就说以后要带着两个小叔子一块儿挣钱。
合着用她娘家的钱给老刘家挣钱?的确不合理,难怪老妈要生气。
李青香知道刘家的情况,刘大齐的脑子比较灵活,他那俩弟弟根本不如他。拖拉机买了,三兄弟跟着一起干,挣了钱也不还她,都归了刘家老两口。
前世她蠢,做了傻事,这世还想来忽悠她?
不可能。
打死都不借钱。
肉包子打狗,语有去无回的事,她再也不干。
“妈!我知道了,我这就回去跟他们说清楚。”陈云转过弯来,气个半死。
李青香接着丢出一句:“昨天风儿回来,说要盖房子,家里的钱先紧着她用。”
“什么?二妹妹要盖房?妈!你不说把钱借给我的吗?为什么突然变卦?是不是二妹妹在你面前说我坏话了?你干嘛要把钱借给她?你借了她也得借我。”
“说你蠢,你还真蠢。”给洋洋梳好头发,李青香让她一个人去玩,不客气地怒骂,“你借钱做什么?买拖拉机的事用得着你操心?
你公公婆婆手里有钱,买个拖拉机绰绰有余,不信可以去你们街上信用社查,你公公的钱没放在家里,放在信用社赚利息。
他聪明,自己的钱放在信用社钱生钱,让你回娘家来借。你回去问问他合理吗?拖拉机买了挣的钱又不是你一个人的,你操那闲心干啥?”
陈云被李青香一顿喷,低着头不敢吭声,老妈的坏话也不是没有道理。
公公手里要真有钱把着不给,那也太不把他们夫妻俩当人看。
“你二妹妹家不一样,他们明年会分家,就一间房,三个孩子,两个大人,吃喝拉撒都在那间房里,怎么过?别说是你妹妹,就算是别人,遇到这样的困难,能帮一把还得帮一把。
回去告诉刘大齐,钱没了,借给风儿了。让他找他爸妈要钱买拖拉机去,要不到就别买,挣的钱又不归他一人。”
陈云点头:“知道了,我回去跟他说。”
李青香给陈云煮了一碗面,让她吃完再回去。
大女儿贪吃,每次回家来都得吃点啥才肯走。知道她的德行,也不含糊,满满的一碗面条端到她面前,让她吃的心满意足。
陈云从娘家出来,直奔自己家而去。
她没急着回家,而是去了合作社,来到柜台,她大大方方地问:“我想查一下我爸存的钱还在不在可以吗?”
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满口答应:“可以呀!你爸叫什么名字?我查查。”
这个时候的合作社,规章制度没那么严格,不管是存钱还是取钱,查账,只要说得出名字,一般都会行个方便。
“刘有福,他说存折不见了,让我来银行看看。”陈云撒了个谎。
工作人员拿出一个本子,一夜一夜翻开找,这个年代存钱的人不多,很快就找到了。
“钱还在,没被取走。”
陈云多了个心眼:“能说说多少钱吗?我看跟他说的数目对不对得上。”
工作人员仔细看了一眼:“总共一千块,到期会有一千多,再有几天就到期了。”
“是,没错,他是说要到期了,把存折找出来,准备来找你们办,结果存折找不到了,在家里急的不行,让我先来看看钱有没有事。老天保佑!没事就好。”
看陈云拍着胸脯,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,工作人员笑了。
“回去告诉你爸爸,不用急,钱放在我们这里,不会无缘无故没了的。存折一定要仔细找找,可不能被人弄走了,要是别人来取走,可不是我们的责任。”
陈云笑着回应:“我知道,我马上回去告诉他。”
出了合作社的门,她的脸阴沉的厉害,感觉自己被骗了。
公公真是太狡猾了,把他们夫妻俩当傻子耍,家里明明有一千块钱,骗他们说只有八百。那两百块截下来要留给谁?
老二结婚了,就剩下老三还没结,钱截下来是留给他的?
好在老妈教了她一招,不然她还不知道公公存了这么多钱。
回到家,刘大齐拉着她问:“怎么样?钱借到了吗?”
陈云没回答,反问:“你知道你爸在合作社存了多少钱吗?”
刘大齐不解:“我问你回娘家借钱的事,你问我这个做什么?我哪儿知道爸存了多少钱?”
“那他跟你说没说过咱家在合作社存了钱?”陈云再问。
“没有,爸没说过。”
刘大齐记得很清楚,他老爸没跟他说钱放在合作社,就跟他说家里是有钱,但不能借给他买拖拉机。
兄弟三个呢,借给了他,其他两个怎么办?要买拖拉机,让他自己想办法。
他能有什么办法?家里不借,就只能去外头找人借,难不成他还能变出钱来?
“我去合作社问过了,爸在里头存了一千块,到期会有一千多,再有几天就到期了。”陈云怒气冲冲问刘大齐,“这些钱,为什么不能先拿出来买拖拉机?
家里明明有钱,为什么不肯给你?咱们这么多年为这个家付出还少吗?爸做事不公平。
他有没有跟你说实话?拖拉机买来是兄弟三人一起学,一起开,为什么出钱就只找咱们?
刘大齐!你还是不是你爸亲生的?他的心怎么能偏成这样?我妈说了,她不做这种冤大头。
你爸的钱放在合作社钱生钱,让我去我娘家借,他聪明,我妈也不是傻子。她不借,说你爸都不管亲生儿子的死活,凭什么她一个丈母娘来管?”
听了这话,刘大齐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他老爸太过分,家里有钱骗他说没有,被问急了就说怕分不均匀,索性一分不借。
这些都是推托之词,不过是不想借钱给他而已。
不借?那他就拿。
家里的钱,很大一部分都是他挣来的,为什么他要用钱时一分不给?
没等陈雪推辞,李青香发话了:“雪儿!你吃一口,你不吃,洋洋得一直举着让你吃。”
孩子懂得尊重长辈,从小就很有礼貌。
再看刘晶晶和刘芳芳,两人只顾着吃,也没说分给外婆,小姨和妹妹。
老大不如老二会教孩子。
前世刘晶晶的男人虽然会挣钱,却也是个渣男。
有几个臭钱就在外头养二奶三奶,她也不敢离婚,装聋作哑地过着。生个儿子像极了她男人,个子小,瘦嘎嘎,像是没得饭吃。
三十好几也没娶上老婆,男人整天骂她,说她连个儿子都养不好。她不敢回嘴,只会回娘家哭。
刘芳芳上辈子嫁去市里,男人是个离了婚的混子,生了两个儿子。
混子爱赌爱嫖,老婆孩子统统不管,有钱了就扔给她一些,没钱了就一个人跑去外头潇洒,根本不管他们娘仨。
后来混子想改邪归正,开了家货运公司,也不好好干,暗地里帮人泛读,货运公司被查封,财产没收。
开货运公司的钱全都是借高利贷来的,他没被抓住,跑去面点做玉器生意,两个儿子三十好几没成家。
刘芳芳五十多岁了还在外头干洗碗工,不干母子三人没饭吃。
教育,真的很重要。
儿女没教好,苦的是自己一辈子。
对此,李青香深有体会。
陈雪低头,在洋洋举着的鸡蛋糕上咬了一下,小家伙瞬间眉开眼笑。
“小姨!是不是甜的?”
“是,好甜。”陈雪点头,洋洋笑的眉眼弯弯。
刘芳芳瞪着洋洋:“你是不是傻?鸡蛋糕肯定是甜的呀,难不成是咸的?洋洋!你没读书,是个笨蛋。”
洋洋不敢回话,怯怯地看着她,脸上的笑容也收了起来。
陈雪替洋洋说:“芳芳!洋洋才五岁,等她长到你这么大,肯定就去上学了,她不是笨蛋。”
刘晶晶好奇的问:“小姨!洋洋去哪儿上学?”
李青香看了看她:“就在外婆家的小学,昨天你二姨回来了,说让洋洋在外婆家读书,所有的钱她会拿。”
刘晶晶已经十岁了,没必要将她当孩子看,会这么问,一定是老大交代的。
老大从来就喜欢管家里的事,不管谁的家事,她都爱打听的清清楚楚。
“洋洋为什么不在她家里上小学?”刘芳芳嘴里喷着鸡蛋糕沫,含糊不清地问。
陈雪搓着衣服:“洋洋家的小学没有镇上的好,洋洋很聪明,不适合在那里读书。”
“我不信洋洋聪明。”刘芳芳挑衅地看着洋洋,“你能从一数到一百吗?”
洋洋小口小口吃着鸡蛋糕,用力点头,头上绑着的小辫子跟着一颤一颤:“能。”
“那你数给我听听。”刘芳芳吩咐。
陈雪看了眼桌上最后两个鸡蛋糕:“要是洋洋数对了,桌上两个鸡蛋糕都是她的怎么样?”
刘芳芳摇头:“不行,只能奖励她一个,另外一个是我的。”
李青香看了一眼,没说话,只顾着做裤子,她要做出两条来,一会儿带去市里给李明明和孙小燕看看。
要是她们买了,明天再继续做。
“行,那就奖励一个。”陈雪转头看着洋洋,“你数吧!数到一百,奖励一个鸡蛋糕。”
洋洋眼睛亮了一下,随后开始数:“1,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......88......90......95......100。我数完了,给我一个鸡蛋糕。”
刘芳芳不想给,出了另外一个难题:“你能从一百数到两百吗?数完了,这两个鸡蛋糕都是你的。”
洋洋不乐意:“芳芳表姐!你说话不算话,我要拿走鸡蛋糕,舅舅还没吃呢。”
最新评论